在古城煤矿选煤厂控制室内,供电部负责人荣通通正在带领技术人员进行自动化改造。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,将关键工艺参数实时传输到控制系统,经过控制算法的精确计算,系统能够自动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,减少设备使用量和电力消耗。
近年来,古城煤矿以智改数转为主攻手段,加快应用先进装备和技术,全面提升矿井智能化水平,实现生产过程少人化、无人化,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提供信息保障。
作为集团二届一次职工代表,“向新提速、向效发力、向智转型、向绿而行”一直是荣通通的行动指南。
“鲍店风井的35KV变电站就是落实集团职代会精神中‘坚持智改数转,加快数字化转型方案编制,持续创设智能化矿井、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车间、智能生产线等应用场景’的具体实践。”在鲍店35kV变电站,荣通通介绍说。
作为一所智能化变电站,变电站断路器、断路器手车和接地刀闸均安装有电动操作机构,10kV高压开关柜断路器手车和接地刀闸实现远程电动操作,开关设备具备“遥控、遥测、遥信、遥调”功能,智能型电气设备的一项项采用,是荣通通践行智能化赋能、供配电系统智能化升级的生动实践。
一年来,在荣通通的带领下,供电部通过合理配置用电负荷、优化用电方式、加强“节约用电”检查力度、降低设备无效、低效运转时间,减少电能损耗,吨煤电耗同比下降1.74千瓦时;通过合理组织生产,调整用电时段,执行错峰开泵、错峰开启主皮带等方式,年节省电费近100万元。该矿在新技术、新设备应用方面持续发力,通过在主井、桃园35kV变电站采用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改造后月电费将减少0.75%、瓦斯抽放站节能改造项目节约10%~20%用电量……
围绕以增强核心功能、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思维原点,他带领供电人体系化、系统化落实精益思想指导下的“算账”文化,持续提升效益效率效能。“牢固树立科学用电的经营意识,不断建立能耗分析与电耗指标分解体系,持续深挖矿井内部潜力,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经济效益,着力打好高质低碳发展的主动仗。”荣通通介绍道。
(文/图 靳涛)
责任编辑:李世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