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路运营公司机务段检修车间安技室副主任郭瑾,既是技术领域的革新者,也是员工心声的倾听者。从扎根基层的技术人员到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,郭瑾以“创新”为墨,勾勒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光辉形象。
在日常运作中,郭瑾亲眼看见过令人痛心的场景:价值千万的机车,因控制系统突发故障,无奈地“瘫痪”在旁长达两三个月。技术骨干老李的苦笑触动了她的心弦:“每天应对繁琐的报表,就耗费一半精力,哪里还有时间去钻研创新呢?”
面对这一困境,郭瑾构想了一个“人才蓄水池”计划,将车间技术精英按照专业领域进行细分,组建四大专业小组,确保专业的人专注于专业事;推行“揭榜挂帅”机制,发布“英雄帖”,鼓励团队成员定向攻关。
提案顺利落地,郭瑾带领团队成立了“机务段技术攻关小组”。面对机车出现的重大故障和疑难杂症,精准制定解决方案。过去一年,小组攻克了HXN5B机车高温水泵压力低、HXN5B机车滑油消耗大、DF8B机车气缸套漏水、DF4D机车滑油压力低等一系列技术难题。
在处理机车故障过程中,她发现,虽然检修师傅们实践经验丰富,但在理论知识方面尚有欠缺。于是,她钻研各电器元件的工作原理,并将其整理成体系化的知识,每周四讲堂上,她耐心为大家讲解。
该公司将“节油降耗”列为年度节能的重中之重,要求机车万吨公里油耗指标下降4%,他带领团队制定了《长备内燃机车管理办法》等有效措施,机车万吨公里油耗从46.30降至44.73。该项成果荣获2022年度山西省质量管理成果“特等奖”。
“职工代表不是‘举手代表’,而是要用技术人的严谨去发现问题,用当家人的担当去解决问题。”郭瑾的履职笔记本上记录着基层的呼声与需求,每行字都饱含着她对职工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。2025年,她提出关于《优化工作流程与制度、加强信息化建设与资源共享》的议案,希望借助数字化转型推动各单位、各部门协同合作,打破信息孤岛。
(文 郭强 李值宇)
责任编辑:李世臣